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31日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配资天眼,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为50.2%,均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产出继续保持扩张。
其中,7月生产指数回落0.5个百分点至50.1%,仍处于荣枯线以上,但7月新订单指数回落0.2个百分点至49.3%,持续处于荣枯线以下,且拆分订单结构,内需订单回落0.3个百分点至49.4%。
“产需均回落且需求不足的现象突出,下半年地产、出口走弱仍将压制需求,但政治局会议也敦促稳增长政策加快落实,预计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仍能完成。”红塔证券宏观研究员杨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产需均疲弱
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
这些问题也在7月份的PMI数据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映。
“7月份,因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局部地区高温洪涝灾害极端天气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制造业PMI为49.4%,景气水平略有回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7月制造业PMI时表示。
“从高频看,7月PTA开工率、粗钢产量等传统生产高频指标多数小幅走低,指向工业生产有所走弱,可能与需求不足的制约有关。”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整体来看,单月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低于临界点,5个分项指标呈现“三降两升”的特点。
在构成制造业PMI的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49.3%,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有所回落;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8%,从业人员指数为48.3%,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3%。
从数据可以看出,当前,需求不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正在加剧,同时,传统生产淡季和局部地区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高温和洪涝灾害,也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干扰。受此影响,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至47.8%,环比减少0.5个百分点,进一步凸显了需求不振对生产的制约作用。
杨欣表示,当前,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下降至53.1%,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显示出企业对未来的谨慎态度。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9.9%和46.3%,环比分别下降1.8和1.6个百分点,反映出销售的下行压力。
需求偏弱,导致企业采购意愿较低。7月,新出口、在手订单指数分别较上月回升0.2、0.3个百分点至48.5%、45.3%,持续处于收缩区间。采购量指数虽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但在需求偏弱的背景下,该指数录得48.8%,仍在荣枯线以下。
“尽管出口情况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处于非景气区间。7月份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5%,环比提升了0.2个百分点,但依然低于50%的荣枯线。这种小幅改善可能受到美国补库需求、就业增长带动消费以及企业为规避潜在贸易壁垒而抢先出口的共同推动。”杨欣表示。
在她看来,地缘政治冲突和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等因素可能对贸易政策产生影响,这些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对出口表现带来波动,增加未来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
政策落地节奏或有积极变化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在杨欣看来,“加快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进度,充分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指导方针,预示着之后消费和投资的修复速度可能会加快。加之秋季是传统工业生产的旺季,企业可能会利用当前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机会进行适度的库存补充,以备市场需求的增长。后续相关措施的落地将有助于稳定制造业的价格和利润水平。
此外,暑期消费的增加和高温天气带动的能源消耗,已经推动了消费品制造业PMI和高耗能行业的PMI上升。考虑到8月份影响因素预计保持不变,这些相关行业可能会继续进行库存补充。
熊园也表示,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再提“加强逆周期调节”,预计政策落地节奏应会有积极变化。短期应会有增量政策出台,重点围绕本次会议部署,包括专项债加快发行使用、再降准降息、地方化债、进一步松地产、地产收储规模扩大等。
“往后看配资天眼,实现全年目标要求三季度经济好转,下半年更多增量政策可期。基本面看,二季度GDP增速降至4.7%,要实现全年增长目标,需要下半年GDP增速回升至5%左右,指向三季度经济可能环比边际好转,主要支撑力量可能是政策发力推动投资回升、出口延续偏强。”熊园表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正规实盘配资观点